bet356体育亚洲官网入口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重庆大学刘振兴教授做客我院“生工讲坛”

发布日期:2022-11-14 发布者:

202211月12日,重庆大学医学院刘振兴教授做客我院“生工讲坛”在线为我院师生作了“果蝇核苷酸切除修复分子机制”的学术报告全院250多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刘振兴教授首先结合自身在生物节律的研究以及一些理解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生物节律在多个研究领域上的重要意义。接着,刘振兴教授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给老师和同学们报告了“果蝇核苷酸切除修复分子机制”。

一个细胞里的DNA全长超过2米,人体内所有的DNA加起来可以往返地球和太阳之间250次。可以说,这么多DNA,全都是从一开始受精卵里那两米长的DNA复制来的。所有化学进程都是不精确的,这几十亿次的复制之后早就应该错得没边儿了,何况细胞还在每天承受活性分子和辐射带来的损伤。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得还挺好,基因也没有变成一堆乱码。这一神奇的成就是怎么实现的呢?答案是,我们体内有一群蛋白质专门负责看管DNA。它们持续不断地校对基因组,发现损伤就立刻着手修复。其中,核苷酸切除修复是从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去除大量DNA加合物的主要机制,包括由环境致癌物(如紫外线辐射、香烟烟雾等)和抗癌药物(如顺铂)诱导的加合物。2015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的优势之一是可以依靠X射线、紫外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获得大量突变体。然而,对于这些DNA损伤物修复机制的研究还有很多未知,特别是对果蝇核苷酸切除修复方式一直存在误解:人们认为果蝇缺失转录偶联核苷酸切除修复(TC-NER)。在哺乳动物中,TC-NER系统的崩溃会导致活跃基因转录链损伤无法优先、快速修复继而引发Cockayne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育障碍和早衰。果蝇是如何进行核苷酸切除修复的?不同物种间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有何异同?刘振兴教授采用两种DNA损伤源、体内/体外相结合、损伤修复过程全动态检测、生化实验(Excision assay)和核苷酸切除修复全基因组单碱基分辨率高通量测序(XR-seq)相互印证等方法。首次在果蝇体内发现和证明转录偶联核苷酸切除修复的存在,揭示了XPC依赖性DNA损伤修复新机制。

报告结束后,卢钟磊老师、杨宇丰老师、何小镇老师、周桂炫老师、陈菲老师以及多位同学与刘振兴教授展开深入的交流。整个报告从19:00开始,一直持续了近3个小时才结束。


【专家介绍】

刘振兴教授简介:博士生导师,海外引进人才。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内华达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进行了6年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ziz Sancar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昼夜节律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研究,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和手段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含共同)在PNAS(2022,2020);PLOS Genetics(2019);JBC (2021,2019);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主持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优秀项目1项,参与美国NIH的相关项目3项;担任PLOS Genetics和 Frontier系列杂志的编委。


Baidu
sogou